一、县情概况
五原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黄河“几”字湾最北端,隶属巴彦淖尔市,南依黄河、北靠阴山、地处亚洲最大一首制自流灌溉渠——河套平原腹地,县域总面积2544平方公里,全县总人口30万,其中农业人口20万,辖8镇1乡1农场,县政府设在隆兴昌镇。
古郡五原富饶美丽,人文璀璨,是河套历史文化、商业聚集、民族融合的中心。一百多年前,被誉为“河神”的王同春在此修渠治水,垦荒置田,首开河套大规模发展农业之先河。境内地势平坦,气候宜人,物产丰富,是全国著名的商品粮生产基地,被誉为河套雪花粉之乡、巴美肉羊之乡、葵花之乡、瓜菜番茄之乡,素有“塞外江南”、“河套粮仓”之美誉。
五原县依托得天独厚的农畜产品资源,大力发展绿色工业,工业园区晋升为自治区级工业循环经济和直供电试点示范园区,小微企业和大学生创业就业园升格为自治区小微企业创业示范基地、众创空间试点基地,河套电子商务产业园晋升为自治区电子商务示范基地,五原县被评为全国电子商务示范县和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设施农业、肉羊产业、葵花产业、电子商务、乡村旅游、现代物流“六大产业”打造成型,在争当全区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排头兵和创建国家级绿色有机食品生产加工大县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五原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勤劳朴实的30万干部群众人心思进,谋发展、促发展的热情高涨。优势的发展环境,使五原成为有识之士投资兴业的一方热土。我们坚信,五原这匹蓄势待发的“千里马”必将吸引更多的“伯乐”共谋发展、共创辉煌。
二、区位优势
五原县处于以京津为龙头的“呼—包—银—兰”和沿黄沿线经济带上,跨入“呼—包—鄂”2小时经济圈,是自治区向北开发的重要通道,东距包头150公里,西距银川400公里,南与鄂尔多斯市隔黄河相望,北距蒙古国190公里,是进出口国家一类陆路口岸甘其毛都口岸的必经之地。境内交通便利,京藏高速、包兰铁路、110国道、212省道、黄河堤防公路横贯全境。巴彦淖尔机场位于五原县天吉泰镇境内,距县城仅50公里,已经开工建设的包银高铁、五原刘召黄河大桥,更使五原成为重要的现代交通枢纽。
三、发展战略
经济社会进入新常态,五原县主动适应新常态,解放思想、找准定位,坚持“四个全面”总体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认真贯彻自治区“五化”协同发展和市委“绿色崛起,塞上江南”发展思路,秉承“绿色发展、民生至上、务实干事、创先争优”的理念,围绕大党建引领县域经济大发展“一条”主线,争创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保障水平“两大”目标全市领先,争当绿色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运输基地、全域农耕文化乡村旅游基地“两个”全区排头兵,攻克农民增收、农畜产品加工、棚户区改造“三大”难点,抓好肉羊养殖、设施农业、葵花产业、电子商务、乡村旅游、现代物流“六大”产业,实现项目争取引进、新农村建设、“农”字号龙头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七小”特色产业、“水、绿、文化”、脱贫攻坚、干部作风建设“八大”突破,努力建设富裕、文明、绿色、幸福的新五原。
四、宜居环境
五原县坚持做好“水、绿、文化”三篇文章,深入推进城市建设、城市管理、城市繁荣“三城统筹”,加快园林城市、智慧城市、海绵城市建设步伐,实现生产、生活、生态相融。植物园、葵花广场、冯玉祥誓师广场、体育公园、农耕文化博览苑等休闲场所星罗棋布,建成鸿雁湿地公园、天籁湖、巴美湖、隆兴湖等生态保护区,展现“塞上水城”魅力,荣获全区生态宜居县城示范县称号,正在打造国家级生态宜居县城。
五、历史悠久
古郡五原有2400多年的悠久历史和璀璨文化,是河套地区农耕文化和游牧文明的发祥地。蒙恬修筑长城、卫青抗击匈奴、北魏沃野镇起义、“河神”王同春兴修水利、冯玉祥誓师、傅作义抗战等都在五原大地上留下了千古佳话。优美的自然风光,曾留下诗仙李白“五原秋草绿,胡马一何骄”、“迢迢五原关,朔雪乱边花”的名句和张敬忠“五原春色旧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的传世名句。
六、农业资源
五原县拥有耕地230万亩,人均耕地11.5亩,是全国人均耕地的8.5倍。五原县围绕“创建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争当全区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排头兵”的目标,绿色农业蓬勃发展,获评全国农村产业融合示范县,入围国家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菜博园”、“羊博园”、“葵博园”已具规模,设施农业面积居全市之首,八里桥综合农贸园区建成投用,成为内蒙古西部面积最大的综合性农贸市场;肉羊年饲养量突破500万只以上,是巴美肉羊保种和繁育基地,形成了百万只以上肉羊生产联合体。巴美肉羊、灯笼红香瓜、五原黄柿子、河套小麦荣获农业部地理标志认证,“五原向日葵”通过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认证。
七、特色旅游
五原有悠久的人文历史资源和自然资源,是河套历史文化、商业聚集、民族融合的中心,全县有3A级景区1个,2A级景区5个,五原县博物馆、冯玉祥誓师广场、四大股普济寺、天籁湖影视基地、塔尔湖度假村、黄河景观等景点众多。随着“全域旅游,四季旅游”的深入推进和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一个融湖光山色、黄河风情、历史人文为一体的旅游格局将会很快形成,五原县必将成为名副其实的河套明珠、旅游胜地。
八、工业经济
五原县在加快工业化进程中,引进大项目、建设大园区、培育大集团、发展大企业,农畜产品加工业出具规模,引进真心食品、正大饲料、巴美养殖、力农集团、利民公司、双福面业、东源羊绒等一大批“农”字号龙头企业,葵花、面粉、番茄、肉羊等特色产业体系已经构建,在争当全区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排头兵和创建国家级绿色有机食品生产加工大县上外出了坚实步伐;大唐光伏、比特大陆云计算、青青草原等一批知名企业落地生根。工业园区“四横六纵”路网格局形成,农机装备制造产业园开工建设,创业就业服务中心功能集聚,小微企业和大学生创业就业园成为自治区“双创”试点基地,河套电子商务产业园功能提升,宽带网络覆盖行政村,成为自治区电子商务示范基地。我们坚信,五原的工业经济定会大放异彩。
九、投资条件
(一)园区优势
五原县工业园区建设日益完善,承载能力明显提升,产业集聚和辐射带动效应增强,初步形成布局合理、功能互补、产业协同发展的格局,现已形成1+3工业聚集区。
1、一个核心区:(五原工业园区)
五原工业园区位于县城南2公里处,规划面积25平方公里,园区北靠110国道,南距包兰铁路24公里、京藏高速公路22公里,跨入“呼包鄂金三角”两小时时空圈。园区配套设施齐全,实现了“七通一平三化”,形成了“四横四纵”框架格局,发展潜力巨大,为引进企业和项目搭建了良好的创业平台。园区内重点发展农畜产品深加工、现代物流、新能源新材料、电力及装备制造、化工建材等产业。目前,入园企业达到145家,已晋升为自治区级工业循环经济和直供电试点示范园区。
2、三个产业配套区
一是承接以鄂尔多斯、乌海等县境外资源为主的加工园区,位于京藏高速五原出口处,主要发展非资源型产业。
二是承接以蒙古国、乌拉特中旗资源为主的浩丰工业园区,位于县城北2公里处,主要发展化工建材、废旧资源、垃圾综合处理、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等产业。
三是依托西甘铁路、京藏高速、110国道,以资源综合利用加工为主的循环经济生态产业园,主要发展资源综合利用、金属基新材料等,着力打造产业新城。
(二)土地资源
五原县是典型的农业大县,全县现有耕地230万亩,待开发荒地100多万亩,土地资源富足,农业发展条件得天独厚。
(三)水资源
五原水资源充沛,黄河流经县境62.5公里,年过境水量315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11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4.1亿立方米,年黄河最高引水量12.3亿立方米,占河套灌区的1/4。丰富的水资源不仅是农业生产的命脉,更是发展工业经济的重要基础。
(四)光能资源
五原县光热条件独特,四季分明,日照充足。年平均气温7.7℃,年平均日照时数3154.2小时,全年无霜期为127—213天,年平均风速2.0米/秒,年平均降水量169毫米,年蒸发量2095.2毫米,是发展太阳能发电的理想区域。
(五)电力优势
五原境内共有220KV变电站2座,容量420MVA;110KV变电站3座,容量196.5MVA;35KV变电站7座,容量57.2MVA。35KV输电线路138.2公里/6回,10KV配电线路1591.79公里/59回,配电容量323163KVA/2151台。电力资源丰富,用电成本低廉,可确保工业、农业和城镇用电需求。
(六)人力资源
五原县人力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较低。全县现有城乡劳动力172086人,农村劳动力剩余总数30858人。县城内有一所自治区级高级职业中学,在校学生2000余人,开设有农牧、会计、工业与民用建筑、机电技术应用等14个专业,学校可按企业所需专业和工种直接招生培养或定向培训。
(七)服务功能
五原县城市服务功能齐全,教育教学质量突出,医疗卫生设施完善,商贸物流、餐饮住宿、金融保险发展迅速。全县共有中小学校27所,其中全市重点高中1所,自治区级重点高级职业中学1所,初中学校4所;全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98家,二级甲等医院2家;全县现有包商银行、农业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43家,可为企业提供优质的信贷支持和金融服务。同时,我们始终把优化服务环境放在第一位,实行“一厅式审批、一站式服务”。
十、投资领域
(一)农畜产品生产加工产业
发挥种养殖资源禀赋,重点鼓励设施农业、葵花、果蔬、番茄、绒纺、乳肉、粮油、特种畜禽、生猪、肉羊养殖及深加工等产业做大做强,实施品牌战略,打造五原特色农牧产业。
(二)电力及装备制造产业
推进火电项目建设,鼓励企业建设自备电厂和热电联产项目,加快发展有色金属、非金属、非资源类和劳动密集型产业项目,积极引进农机装备制造、农产品加工装备、屋顶光伏、光热发电等项目,加快发展装备制造业,推动产业向高端发展。
(三)新能源新材料产业
发挥自身优势,加大生物质能源、可再生能源项目的引进力度,积极引进有色金属综合利用、金属基新材料、太阳能及生物化工、生物质能源等战略新型产业。
(四)物流产业
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大力发展物流产业,推进秋林能源物流园区、巴运物流园区、八里桥农贸市场、物流修配市场、废旧物资回收市场、煤炭交易市场、鸿鼎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建设。
(五)文化旅游产业
充分挖掘旅游资源和文化底蕴,大力发展旅游产业,重点开发河套文化影视城、黄河风情、生态度假、历史红色旅游等项目。
(六)电子商务、大数据产业
河套电子商务产业园区全区领先,村级电商服务站点达到210家,“乡村货的”物流覆盖镇村,打通了农村电商的“最后一公里”。
借力自治区列入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契机,推进“大数据”战略行动,规划建设五原县大数据平台,构建新型智慧城市框架,提升“互联网+政务服务”功能,实现平台共建、资源共享。
十一、优惠政策
(一)西部大开发优惠政策摘要
1、对西部地区内资鼓励类产业、外商投资鼓励类产业及优势产业的项目在投资总额内紧扣的自用设备,在政策规定范围内免征关税。
2、自2011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对设在西部地区的鼓励类产业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鼓励类产业是指以《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中规定的产业项目为主营业务,且其主营业务收入占企业收入总额70%以上的企业。
3、对在西部地区新办的交通、电力、水利、邮政、广播电视企业及国家重点扶持的公共基础设施投资项目,企业所得税实行“三免两减半”政策。
(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摘要
1、将内蒙古电力外送通道纳入国家电网建设总体规划,优先安排建设。扩大电网接纳风电规模。打造蒙西、蒙东两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在太阳能资源富集地区建设一批兆瓦级并网太阳能光伏和太阳能热发电基地。合理安排工业园区热点建设,在特大型洗煤厂周边优化布局煤矸石资源综合利用电厂。
2、积极有序发展新材料、新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和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鼓励发展生物制药、现代中蒙药、生物疫苗和生物育种,加强生物发酵技术研发及产业化。
3、加快构建沿黄河、沿交通干线经济带,合理布局生产力,着力提升能源、新型化工、装备制造等产业水平,增强区域实力和竞争力。推进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一体化发展,辐射带动内蒙古西部地区率先发展。
(三)《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有关事宜的通知》摘要
1、将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多(单)晶硅、云计算、大数据、蓝宝石、碳纤维、碳化硅系列、石墨电极以及稀土终端应用产品(永磁体、储氢材料、稀土催化材料、稀土抛光粉、稀土助剂、稀土发热材料、稀土储热材料、磁制冷材料、稀土颜料、稀土热稳定剂等产品)等行业生产用电以及新能源汽车充电、电供热用电列入优先交易范围,风光发电参与,不设限值,同时通过自治区电价调节资金进行补贴(最高不超过0.03元/千瓦时),使目标交易到户电价达到0.26元/千瓦时。
(四)《内蒙古自治区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若干规定》摘要
1、对设在我区的鼓励类企业(是指以《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中规定的产业项目为主营业务,且其主营业务收入占企业收入总额70%以上的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新办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大中型企业,自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纳税年度起,第一年至第五年免征企业所得税地方分享部分。
(五)五原县根据项目投资强度和投资范围,对于重点项目和重大项目,实行“一事一议、一企一策”。
十二、投资成本
五原县水、气、暖、运价及其他收费标准(现行价格)
项目
|
类别(平均值)
|
收费标准
|
供水
|
生活用水
|
3.25元/吨
|
工业用水
|
3.65元/吨
|
经营性服务业
|
5.55元/吨
|
供气
|
居民用气
|
2.78元/m³
|
工业用气
|
2.43元/m³
|
汽车用车
|
3.35元/m³
|
供暖
|
居民取暖
|
3.7元/㎡·月
|
工业取暖
|
4.5元㎡·月
|
排污费
|
居民
|
0.7元/吨
|
非居民
|
1.07元/吨
|
公路运输
|
一般货运车
|
0.4元/吨·公里
|
零担厢式车
|
0.42元/吨·公里
|
铁路运输
|
集装箱
|
参照铁路系统统一运价
|
五原县分类电价表(单位:元/千瓦时)
用电分类
|
不满1千伏
|
1—10千伏
|
10千伏以下
|
35—110千伏
|
110—220千伏
|
220千伏以下
|
居民生活用电
|
第一档
|
0.415
|
0.405
|
|
|
|
|
第二档
|
0.465
|
0.455
|
|
|
|
|
第三档
|
0.715
|
0.705
|
|
|
|
|
合表用户
|
0.427
|
0.417
|
|
|
|
|
一般工商业电价
|
0.6783
|
0.6333
|
|
|
|
|
农业生产用电
|
0.428
|
0.418
|
|
|
|
|
大工业电价
|
|
|
0.4478
|
0.4328
|
0.4208
|
0.4138
|
排灌用电
|
0.237
|
0.234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