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邢台学院
1910年9月13日,直隶提学使司向督宪(省总督)汇报:“奏设四处完全初级师范学堂,于
天津、
保定、滦州、顺德各设一处……以建校工竣颇需时日,饬择借相当之房屋先行开学……顺德校址择定北关旧时校场,划分一半,计地50余亩,一面绘图估工兴筑,一面仍先借用考棚开学,定名直隶第四初级师范学堂。暂派省视学州同衔廪生王用先代理监督(代理监督相当于代理校长)”。
民国元年(1912年),学校始在顺德府(今
邢台市)北关外旧时校场(现学校所在地)落成。同年9月民国
教育部发布《师范教育令》规定师范学堂一律更名为师范学校,直隶第四师范学堂始更名为直隶第四初级师范学校,学校以培养小学教员为目的。1914年学校又更名为直隶第四师范学校。
1928年6月,南京国民政府改直隶省为河北省,于是,学校又改为
河北第四师范学校。1935年底,邢台简易师范并入,学校更名为邢台师范学校。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学校校长张陈卿和训育主任王信直带领部分师生,将学校全部图书、仪器装乘商震的三十二军军车南迁。学校仅剩二十多名学生和少数教职员工。后来这二十多名学生,经人介绍,参加了三十二军某师训练团,随军南下,邢台师范解散停办。
1941年,伪河北省教育厅在邢台成立了一所河北省立邢台简易师范学校(校址在邢台市西门里原基督教会所在地)。1943年秋,学校沿用了河北省立邢台师范学校的名称。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4日邢台解放。抗日民主政府根据中央关于对旧学校进行接收改造的政策,把日伪时期成立的邢台师范学校接收过来。校址迁到原三女师旧址。1945年10月,政府又决定把晋冀抗日中学(1943年成立,原校址在赞皇县野湖泉村)和太行第六中学(1943年成立,原校址在邯郸武安县)与学校合并,改名为太行区公立邢台师范学校。同年,又将邢台公学(原义德中学)合并于邢台师范。1948年,学校改名为河北省立邢台师范学校。
1966年8月16日,邢师学生开始成立“红卫兵”组织。8月30日,地、市派出1000名代表,分别到邢台师范等11所学校支持学生的所谓“造反”精神。1984年6月2日,经河北省教委批准,国家教委备案,河北邢台师范学校升格为邢台师范专科学校。1984年跨入全国30所先进师专行列。1996年3月,经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委员会备案,邢台师范专科学校、邢台教育学院和邢台市经济管理干部学校合并,成立邢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2001年7月25日,国家教育部院校设置专家组对学校整体工作给予肯定,根据河北省高校分布情况,在南部地区建立一所本科院校是非常必要的,邢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已经具备了本科院校的要求,且呈快速发展的态势,改建本科院校是切实可行的。2002年升格为综合性本科高等学校。
办学条件/邢台学院
师资力量
据2014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共有教职工1206人,教师876人,其中
教授、副教授348人,
博士、
硕士503人。
院系设置
据2014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设有文学院、外语系、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地理系、音乐系、体育系、美术与设计学院、化学工程与生物技术学院、会计学院、数学与信息技术学院、法政学院、工商管理系、经济与贸易学院、国际教育交流部、教育科学教学部、社会科学教学部、继续教学部、教师教育学院等18个教学单位。
学科建设
截至2009年5月,学校本科专业涵盖文、理、工、经、法、管、史、
教育、艺术9个学科。
美术学、
国际贸易学、
会计学被批准为省级重点发展学科。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09年5月,学校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特色专业建设点、省级人才培养创新高地和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合作交流
据2014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已先后与
澳大利亚霍姆斯格兰政府理工学院(HIT)、公立布里斯本北部TAFE科技学院(BNIT)联合开设了国际商务、商务管理、会计等专业。
教学科研/邢台学院
科研平台
截至2014年4月,学校建有地方音乐研究所、大气环境研究所、高等教育研究中心、当代中国民生与社会建设研究基地、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巨鹿县研究所、邢台县研究所、城镇化研究所、工业化研究所、文化建设研究所、邢台市邢窑研究所、煤化工研究所、教师教育研究所、房地产研究所、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中心、大气环境研究所等15个研究所(研究中心)。
建有河北省当代中国民生与社会建设研究基地。
研究成果
1999年底,学校科研科收集了学校教师和科研工作者十几年的科研成果编写了《科研成果汇编》。2013年学校实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零的突破,获2013年度理论物理专款“博士研究人员启动项目”资助(项目批准号11347171),资助经费总额为5万元;获批一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学术交流专项课题。2013年,学校五项科研成果获邢台市科学技术进步奖,其中二等奖一项,三等奖四项;主持的河北省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酸枣栽培技术规程》和《酸枣仁》通过了评审鉴定。
河北省教育厅2013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
课题编号
|
课题名称
|
承担人
|
项目类别
|
ZD20132007
|
邢台市能源消费碳排放足迹的动态变化及能源利用结构优化对策研究
|
李玉平
|
重点
|
QN20132020
|
有机半导体材料中载流子动力学的温度效应研究
|
孟艳
|
青年基金
|
QN20132022
|
低强度等级自密实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力试验研究
|
闫峰
|
青年基金
|
SQ137020
|
基于文化强省建设的高校人才培养机制研究
|
景云
|
青年基金
|
SQ137019
|
我省小微企业扩大农民工创业就业研究
|
种项戎
|
青年基金
|
GH134030
|
高校英语专业文化教学的双向性研究
|
孔倩云
|
教育规划
|
Z2013005
|
RAFM钢的焊接工艺和性能优化机理研究
|
乔建生
|
科技自筹
|
Z2013138
|
拟反相液相色谱技术在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
董丽丽
|
科技自筹
|
Z2013084
|
地方信息化建设对软件服务业发展成效的研究
|
隋春荣
|
科技自筹
|
Z2013120
|
基于模糊数学的教师绩效考核平台构建与应用
|
李莉
|
科技自筹
|
SZ136011
|
铁凝短篇小说的诚义叙事与文化转型
|
任慧群
|
人文自筹
|
SZ132154
|
基于元认知策略培训提高英语学习自主性的有效研究
|
王晓杰
|
人文自筹
|
SZ132156
|
提高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研究
|
李楠
|
人文自筹
|
SZ132153
|
地方高校英语专业宽口径、应用性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机制研究
|
李虹
|
人文自筹
|
SZ132155
|
地方院校国际合作项目显性分级英语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
韩春英
|
人文自筹
|
2013年度河北省科技厅自筹经费计划项目立项
项目编码
|
项目名称
|
承担人
|
13270134
|
基于物联网的PM2.5数据采集与预警系统研究
|
赵丙辰
|
134576321
|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重点群体就业政策研究
|
赵红妍
|
13456143
|
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研究
|
吴娜
|
13273711
|
邢台市大气污染特征剖析及形成机理和抑制技术研究
|
胡章记
|
13210351
|
自适应冗余提升小波在低速重载特种设备状态监测与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
李海颖
|
13222510
|
离子液体提取酸枣仁有效成份的研究
|
李敏
|
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课题
课题编号
|
负责人
|
课题名称
|
13120022
|
王欣
|
教育边缘领域中影子教育调查研究
|
13041581
|
马军红
|
提高农村学前教育水平对策研究--以邢台市为例
|
13070098
|
安晓镜
|
河北省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状况及干预研究
|
13120011
|
石 楠
|
现代信息网络环境下对大学英语课程建设影响的研究
|
13120030
|
李 伟
|
提升地方院校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研究
|
13060097
|
郝玮一
|
农村小学音乐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
13090051
|
赵清丽
|
地方院校英语教师专业素养结构与发展策略研究
|
13120017
|
刘 静
|
认知发展理论在基础音乐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
13060091
|
杨素霞
|
提高音乐教育专业大学生艺术表演能力的研究
|
13120020
|
董长洲
|
地方高校文艺社团现状调查与研究
|
13120021
|
赵 瑜
|
大学生英语学习共同体构建的实践研究
|
13041580
|
何林英
|
小学中低年级字理教学法的实践研究
|
13120014
|
杨晓妹
|
地方高校音体美专业大学英语校本课程开发研究
|
13120015
|
李 楠
|
基于就业导向的大学英语教学质量提高研究
|
13120032
|
李丽娟
|
普契尼歌剧咏叹调在声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13120033
|
李紫娟
|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课堂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
13120031
|
陈计兵
|
高师地理科学专业学生板书板画技能培养研究
|
13120029
|
王 珊
|
音乐教学中加强美育教育的对策研究
|
13060107
|
李 涛
|
音乐“艺考生”培养模式改革与研究
|
学术资源/邢台学院
截至2013年5月,邢台学院图书馆馆藏图书总量318万册,其中纸质图书98万册,电子图书220万册;纸质现刊1380种,报纸56种。
截至2012年4月,馆藏古籍有八百四十种、九千二百零七册。馆藏线装古籍560种、5848册,其中经部106种、1111册;史部185种、3064册;子部111种、486册;集部158种1187册。四部备要280种、2476册。乾隆武英殿版《二十四史》823册。九朝东华录清光绪年间一百二十卷60册(木箱装)。非线装古籍中华书局民国时期出版四部备要280册。
馆藏有《
四库全书》、《四部备要》、《四部丛刊》、清代的《古今图书集成》等古代的大型丛书,唐代武德年间《艺文类聚》100卷、清代光绪年间《佩文韵府》五函五十册、明代的《永乐大典》180册、清代的《皇朝文献通考》300卷、清代的《皇朝经世文编》等类书,《汉魏六朝名家集》、《春在堂全书》、《唐诗纪事》、《钦定唐书》、《钦定史记百三十卷》、《九朝纪事本末》等文学及传记类丛书。《畿辅通志》、《华阳国志校勘记》、《巨鹿县志》、《元氏县志》、《宁晋县志》、《邢台县志》、《南宫县志》、《清河县志》、《高邑县志》、《重修天津府志》等地方志书。宗教类古籍藏有洛阳伽蓝记合校本。
学校发展/邢台学院
近两年,邢台学院教师发表论文780余篇,省市级科研课题93项,获省市奖励科研成果77项。2007年伊始,邢台学院就取得河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立项6项,邢台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立项23项。学校拥有公开出版学术期刊《邢台学院学报》。
邢台学院积极开展对外教育交流与合作,努力拓宽办学渠道。经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学校分别与澳大利亚亨姆斯格兰学院、北昆士兰TAFE学院合作创办了国际商务专业和商务管理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适应我国对外开放整体形势需要,能熟练的运用英语进行商务交流的实用性、应用型国际商务管理专业人才。目前,邢台学院具有招收外国留学生资格。
邢台学院大学生课余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学校共有学习、实践、文艺、体育竞技等四大类型30个大学生社团,各社团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弘扬校园主旋律为根本宗旨,突出思想性、学术性、知识性、趣味性,创造性地开展包括科技文化周、多媒体设计大赛、辩论赛、校园歌手大赛、主持人风采大赛、花样体育在内的涉及理论教育、科技创新、文化体育等领域的活动,拓展了学生的发展空间,形成了良好的育人环境。
2006年,首届邢台学院本科毕业生中54人通过全国研究生考试,占报考人数的18.88%,占全校应届本科毕业生的7.81%;1014名专科毕业生通过河北省专接本选拔考试,占报考人数的53.37%,占全校应届专科毕业生的26.63%。2007年,第二届本科毕业生考研再谱新篇,145名同学通过全国研究生考试,占报考人数的35.98%,占全校应届本科毕业生的11.06%;在河北省专接本选拔规模大幅度缩减的情况下,我院共有767名专科毕业生通过河北省专接本选拔考试,约占全省专接本选拔总计划的10%。
长期以来,邢台学院植根于历史悠久的文化土壤,坚持走“开放办学、内涵发展”之路,为学生成才营造了良好的氛围,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有用人才。2000年11月,原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同志莅临学校视察,并对邢台学院的改革与发展给予了肯定;2002年7月,原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迟浩田上将到校视察,并对邢台学院长期坚持养成教育与国防教育相结合、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2004年6月,邢台学院受国家教育部委托,成功承办了“第三次全国新建本科院校教学工作研讨会”。学校七次荣获河北省“文明单位”称号。
文化传统/邢台学院
校风:乐学善思,求真尚行
出处及原义
|
寓意
|
新意
|
1、乐学:“乐”取自《诗经》:“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强调将做学问、学习作为一种乐趣。
2、善思:意取自刁包《易酌》:“圣贤道理,须是活看,如慎思之,思之弗得弗措也,学而不思则罔”。指在学习和研究中,应勤于思索,善于思考,不断汲取和创造科学的学习和研究方法,以取得较佳的学习和研究效果。
3、求真:出自陶行知先生的格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强调培养学生知行(德、智)统一,使学生知行达到和谐统一,成为真、善、美的人;同时强调“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在学习和研究上,要不断追求和探索真理,勇于探索、创造。
4、“尚行”:取自《皇极经世书 观物篇》“夫天下将治,则人必尚行也;天下将乱,则人必尚言也。尚行则笃实之风行焉;尚言则诡谲之风行焉。”提倡实际行动,强调要重视实践、尊崇实践,崇尚把所学知识落在实处,要用实际行动回报社会、服务国家、贡献民族、推动发展。
|
1、“乐学善思”既是对学校尊师乐学的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对师生学问态度、学习态度的要求和总结。
2、“求真尚行”,强调教学与实践统一,知行统一,是学校一贯追求真理、追求真知、求做真人、重视实践的真实校风、教风和工作作风的写照。
|
“乐学善思,求真尚行”作为校风,既是是对学校办学百年来形成的优良学风、教风和工作作风的总结,也是社会发展对学院人才培养的要求。
|
校训:纯德实学
出处及原义
|
寓意
|
新意
|
校训题字
|
“纯德实学”出自元朝齐履谦(元朝太史院使)《知太史院事郭公行状》“七年,诏内外官年及七十,并听致仕。公以旧臣,且朝廷所施为,独不许其请。至今,翰林太史司天官不致仕者,咸自公始。延祐三年某月日卒,年八十六,公以纯德实学为世师法,然其不可及者有三:一曰水利之学;二曰历数之学;三曰仪象制度之学”。纯德即高尚的道德,纯真的情操;实学,即学以致用,用自己的知识造福社会,造福人类。纯德实学是对元代著名科学家郭守敬的道德品格和科学精神的高度评价。
|
1、纯德:即培养有理想、有道德的人才,体现了“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育人理念。
2、实学:强调求实态度,强调学以致用,服务社会。
|
1、纯德实学作为校训,反映了邢台学院作为邢台地方高校,要传承郭守敬这种精神,并以郭守敬精神为指引,培养社会需要之实用人才,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和激励、指引作用。
2、纯德实学作为校训,对师生政治思想追求、道德情操培养和专业学习提出了目标要求,强调知行和一、得才兼备;强调学以致用,服务社会。体现了学校“建设教学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定位。
|
李岚清同志题写的邢台学院校训
|